今天看完了早就该补档的音乐剧《悲惨世界》。
雨果的原著,儿时就听说过,但从未静下心来读过。
今天看过音乐剧版之后,方才明白何谓经典。
这部剧讲述的是主人公冉·阿让大起大落的后半生。他虽本是苦刑犯,但他的善良、博爱,成就了他在革命动乱年代中英雄的一生——这种英雄,不是上阵杀敌,不是领导起义,他只是做了一个善良的人,在残酷黑暗的现实中所做出的正确的选择。
音乐剧《悲惨世界》诞生于 35 年前的欧洲巨型音乐剧时期,其时兴“歌唱流水式”的风格,让人很容易将它们与歌剧混淆(其实二者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舞蹈)。维克多·雨果花费足足 14 年创作的原著中,充斥着战争、暴动、偏见,乃至不公正的待遇,这无疑给剧情笼罩上了一层厚重的、黑暗的、充满窒息感的阴影。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和平、正义、爱情的追求,才显得如此难能可贵,如此可歌可泣。
“雨果的小说既严肃又滑稽,既激动又充满真正的人性,对音乐剧真是再好不过的题材。”
——词作者 阿兰·鲍伯利 Alain Boublil
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不是我们相对熟知的那位阿诺尔德·勋伯格),是一位成功的作曲家和唱片制作人,一位幽默风趣的老头儿。这部《悲惨世界》和他的另一部音乐剧《西贡小姐》,在四大名剧中就占据了两个位置。
与大多数音乐剧相比,它的剧情复杂,且哀伤、沉重得多。普契尼曾尝试改编这部鸿篇巨著,终因嫌其过于复杂而作罢了。
“幸亏普契尼没写,谢天谢地。”
——曲作者 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 Claude-Michel Schonberg
我观看的这一版是英文版(事实上原文版很早就下档了),这一版通过布景、灯光、烟雾、道具的运用,实现了丰富场景的瞬间转换,过渡平滑自然。对于剧中角色芳婷的逝世、战争的激烈,和最终冉·阿让完成一生使命后在珂赛特和马留斯怀里与世长辞,也通过舞美设计,营造出了极其浪漫的效果。这种在当时看来与众不同,甚至有些背道而驰的创作手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悲惨世界》,使它达到更加难以企及的水准,更被保留到至今演出的版本中,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
无疑,这部剧从一开始,便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有许多严肃悲壮的唱段,例如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那种不经雕琢的热情、人群所特有的热量和决心,在合唱与乐队的共同作用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1985 年《悲惨世界》在伦敦西区首演之夜获得了全场观众起立喝彩,1987 年便由制作人卡梅隆·麦金托什搬上了百老汇的舞台。1995 年,音乐剧《悲惨世界》英文版首演 10 周年纪念音乐会上,来自 17 个国家的冉·阿让分别用各自国家的语言共同唱出了这首全剧最为震撼人心的歌曲(上方视频便是)。
到我所看的 2019 全明星版,音乐剧《悲惨世界》已经 34 岁了。它如首演一样,连续演出了 16 周。最早剧中的小珂赛特,如今已经长大成人扮演女主角。球哥(Michael Ball)从年轻时,就出演了这部剧中的小男孩,一直演到大男孩马留斯,再到老警察贾维尔。可以说,这一整部剧,就是他的青春。
而我看的这一场,正是球哥饰演贾维尔的最后一场。之后的日子,将由本场饰演学生领袖安灼拉的布拉德利·贾登(Bradley Jaden)继续接棒。在现场谢幕后,二人合唱了剧中的唱段 Stars。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学校排演歌剧《檀香刑》的日子。
《檀香刑》共演出了 11 场,其中有一场,合唱指挥江阳就代替他的老师张国勇教授指挥了乐队。还有一次,小山子的扮演者邓超然也接替吴侃教授,饰演了男主孙丙一角。
我还是喜欢、怀念那样的日子的,尤其是当我看到最后,制作人麦金托什和作曲家勋伯格走上舞台的时候,当麦金托什说到他“很幸运有如此强大的阵容”的时候。 我太喜欢这种围绕舞台的日子了,或者类似这样的工作,所有人为了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各司其职,从来不需要考虑什么勾心斗角,因为大家的目的是相同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论什么岗位都是平等的,每个人对彼此尊重,共同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作品。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还能再有机会参与这样的舞台工作。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还是为我们编织了一个象牙塔般的环境。因为在外面,几乎任何岗位都是有指标的,更会有利益牵扯,所以团队协作往往会因为目标不一致而产生分歧。而在学校里,学生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只需要配合工作就好。过去这么久,总归是一段难得的经验吧。
讲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沉下心,正儿八经看一部舞台剧了。
或许是受制于疫情,院线闭门歇业,在剧场之外很难一连两三个小时不被打扰;
或许更多的是,我真的久未沉下浮躁的心,静下来赏析一部作品。
作为一名音乐剧相关考生,我仍然欠缺大量的剧作储备,反而是理论知识空学了一肚子,且只能算是半瓶子醋。
今天看完《悲惨世界》,我翻出了去年的专业课备考资料,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词汇,史论、人物生平,仿佛都一下子活了起来。
我早该如饥似渴地刷剧、分析、归纳了。之前虽然断断续续看了一些,终归不成体系。《悲惨世界》这样的巨著提醒我,对学术还应当再认真才是。
“喜欢舞台工作的氛围”,大概是我备考音乐剧相关专业的原因之一吧。至少算是一个目标。我希望有一天能长久地处在这样的氛围中, 或许借这个深入学习的机会,我可以更进一步。
如果以后有机会,时间充足的话,再从博客聊一聊别的剧,权当练习和分享了。
And I Know it's only in my mind.
——剧中角色 爱波宁 Eponine